我跟林正如老師談了一會兒,關於出國學音樂這件事
他提到了關於musician這一詞的意義
很明顯的,我現在還不是個musician
但我真的想成為個musician嘛?
我回去冷靜了想想,其實這並不是我的初衷
我真正想成為的,是個認真生活,以音樂傳達意念的平凡老百姓罷了
但他嘴裡的musician,似乎太過於超凡
音樂是種語言,這點我承認
但是我並不想為了學習這個語言,把我自己與外界分離成兩個世界
沒錯,音樂絕對是種語言
但是,若這語言無法與人溝通,那它存在的意義為何呢?
這讓我想起了上次大學報記者問我的問題(報導連結)
ps:關於報導我的那一段,我想澄清,我戴墨鏡是為了傳達Venus那首歌屌屌的模樣,無關吸引目光
他問我,伴奏的意義是什麼?
我答,是呈現音樂的一份子
但,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懂的伴奏的語言,所以無法透過"聽",來了解伴奏所要傳達的
所以,就得透過視覺影響,肢體動作等,讓人了解伴奏
也正因為人人都懂歌唱者的語言,而且人人都可以唱歌,只要人們想
所以大家焦點才會都擺在歌者身上,常常忽略了伴奏的重要性
其實簡單的說,如果你是個吉他手,自然就會去仔細了解台上吉他手想傳達的
你若是個鋼琴手,也就會懂得享受鋼琴的點點音符
只是可惜,這些技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,無法讓人輕鬆的去appreciate
而且,我對於歌者是否要會樂器這件事存有很嚴重的觀念
這又回歸到musician這一詞了
如果歌者是位musician,我會抱著很尊敬的心態去欣賞
相反的,歌者若只是隨口唱唱,那與路人有何異處?
會唱歌的人太多了,但把自己當作musician來看待音樂的人卻又太少
只是,若歌者會樂器,往往會離musician近一些
我不是位musician,只是我把音樂看得很重要